隨著“工業4.0”戰略和“十四五”規劃的穩步推進,智能化和環境保護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,對于基礎設施建設,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十四五”規劃實施之后,各項信息化發展政策持續出臺,全國各數據中心建設勢頭迅猛,新、改擴建需求不斷增加;特別是疫情過后隨著新基建投資計劃的推進,預計國家將加大對數據中心建設的投入力度,盡快補足互聯互通短板;再加上我國“3060目標”的提出、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工作已成為中國當前與未來綠色可持續發展工作的核心內容,隨之而來的改造市場需求也將持續增加。
綜上一系列利好因素持續加碼,我國電子負載建設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。 負載市場分布布局 出版的《電子負載行業深度研究報告》從生產和銷售兩個維度分析了國際國內電子負載市場發展現狀,同時,從電子負載產品分類和應用領域兩個方面,剖析了電子負載細分市場,為研究電子負載行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。包括電子負載國際發展環境,國內相關政策,以及技術發展狀況進行了解讀,分析了該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制約因素。結果表名凱翔科技占據一席之地。 政策利好,電子負載新擴改市場需求凸顯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,我國在工業發展等方面不斷擴大。 近年來,各項相關政策不斷下發,為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行業發展指明了道路。 交通運輸部關于發布《碼頭岸電設施檢測技術規范》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,這將在 岸電電源測試,船舶電子測試等 領域又催生了更旺盛的需求。 疫情后,全球對醫療和疾控體系的重視程度有了明顯提升。在國內,醫療信息投入大幅增加,如健康碼,行程碼,健康寶等公眾應用迅速方便人們生活,助力抗疫,以數據中心擴容為主導的新基建已經開始。隨著常規業務的復蘇,各個項目運行已逐步進入正軌,我公司新一年的電子負載市場建設與擴容也已提上日程。在政策加持下, 建設市場也將迎來新的契機,中國電子負載檢測市場即將進入快車道,迎來更大發展。 自2013年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《關于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》以來,數據中心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,以資源節約和提高效率為著力點,通過引導市場主體合理選址、長遠設計、按需按標建設,逐漸形成技術先進、結構合理、協調發展的數據中心新格局。 “東數西算”全面啟動 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2022年級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,同意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、內蒙古、貴州、甘肅、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,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。至此,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,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啟動。 ![]()
“雙碳”目標下,工業設施改造需求急劇增長
隨著全球變暖現象的加劇,全世界對碳的排放量愈發關注,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被列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,“十四五”規劃也將“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”列入其中。在能源革命的催動下,各行業也開始思考如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。 在此背景下,各種負載功耗設備的節能化建設與改造勢在必行。 國家發改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生態環境部、市場監管總局、國家能源局發布《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》 意見明確:鼓勵重點行業利用綠色數據中心等新型 機房建設實現節能降耗。新建大型、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不超過1.3。到2025年,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過1.5。加快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,新建大型、超大型數據中心原則上布局在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范圍內。各地要統籌好在建和擬建數據中心項目,設置合理過渡期,確保平穩有序發展。 最近頻繁的在出現PUE值,2021年前段時間開始的限電,也是多地提倡降低數據中心的PUE值,數據中心由于集成了大量服務器,如何控制散熱能耗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。 凱翔負載的檢測試驗,將機房設備進行檢查,在機房建設,維護方便為建設者和運營提供了檢測依據,對致力于縮減碳排放提供了可靠保障。 “新基建”催生大量市場需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,中國產業體系進行了一次較大的升級。相關數據顯示,2021年較2020年數據中心顯著增多,柴油發電機公司業務也開展迅速。 另外,智能信息技術發展迅猛,基于5G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技術的“新基建”成為未來時代發展主旋律。“新基建”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,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,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,凱翔科技要順勢而為,必將取得新的跨越。 關于凱翔科技 凱翔科技已為中國、美國、英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澳大利亞、新加坡等眾多國家的船廠、海洋平臺、油田、數據中心、醫院、核電站、電廠、發電機組制造商、軍工企業、科研院所提供大功率負載設備,可為用戶提供從設計、制造、安裝、調試、培訓到維護的全程服務,以及ODM/OEM、租賃和現場測試服務,屢次幫助客戶檢測出各類發電機組的故障及安全隱患,避免重大經濟損失。典型客戶包括江南造船廠、大連造船廠、中海油、中石油、中核集團、中廣核集團、康明斯、瓦錫蘭、濰柴重機、騰訊、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華為、中車集團、兵工集團、中航工業等。
2022年,凱翔負載聯動行業優勢資源,繼續推動增強品牌意識 打造品牌價值,整合資源,開拓客戶 。市場在,需求在,產業基盤在,2022年,我們將讓更多人了解凱翔,認識凱翔負載;逐步推進新產品研發,這些必將繼續為您帶來新的驚喜。為行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,推動“十四五”時期電子負載行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新時代!
|